本文作者:小旺

常见的合理施肥方法

小旺 04-23 6

早稻如何合理追肥

水稻种植不同阶段施肥的重点,肥料品种与施肥方式是有区别的,必须根据水稻田间管理的具体情况,因地制宜、合理施肥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施肥时间如何掌握,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水稻什么时候施肥好等几个问题。

水稻施肥时间

水稻的生育过程分为前、中、后三个时间段,前期是指从移栽至分孽终止,也就是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,此时以促进有效分粟和争取多穗为目标;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(粉形成时期),此时以壮秆攻大穗为目标,但施肥不能过多;后期是指水稻进人抽穗到成熟的时期,此时以攻粒多、粒饱为主,既要保住不脱肥,又不能贪青晚熟。

不同时间段的施肥重点

前稳、中促、后补施肥法:此法是在前期施入一定的肥料基础上,中期增加追肥量攻大穗,后期看苗补施粒肥。一般基础用量占40%~60%,在中期追肥中,分蘖肥占30%,穗肥占50%,粒肥占20%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生育期较长的一季杂交中、晚稻的大穗、大粒型的品种和土壤保肥力差、肥料不足的田块。

稀、控重施肥法:此法也主要使用于大穗型的杂交稻。“稀”,主要指在稀播育带蘖壮秧的情况下,***用1尺×3×4宽窄行的株行距。“控”,控制基肥(40%~50%),不施分蘖肥,够苗晒田,控制无效分蘖。“重”,即重施穗肥,穗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40%~60%,分两次施用。第一次在抽穗前30~35天施促花肥,以增加每穗颖花数和迟生分蘖成穗,第二次在孕穗期(减数分裂期)施保花肥,以减少颖花退化和提高结实率,抽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~2次作壮籽肥。

无论***用哪种施肥方法,都必须要因地制宜,看苗看地,科学合理施肥。一般亩产550~650公斤,纯氮量只需8~12公斤即可,施多了反而是浪费。

水稻施肥可分为4个时期。各个时期的施肥有所不同。

1、基肥。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,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%,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。

2、分蘖肥。水稻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,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。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,叶面喷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,促进分蘖。

3、穗肥。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。水稻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,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。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,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

4、粒肥。水稻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、提高光合强度、增加粒重、减少空秕粒的作用。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、灌浆期长的品种,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,但切不可偏氮,以免贪青晚熟。


常见的合理施肥方法


常见的合理施肥方法


常见的合理施肥方法

分蘖期的氮肥施用。分蘖期追施氮肥,能使水稻叶位见到肥效,分蘖旺盛,有效分蘖数多。

第一次蘖肥,在水稻4叶前开始追施,能使分蘖叶位见肥效。

第二次蘖肥是在6叶前追施,赶早追施第二次蘖肥,以便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。

分蘖肥控制量是施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0%,计量是亩用尿素3-4.5公斤,施用的方法是先施***用量的80%,过几天再施其余的20%。应观察好稻田的情况,缺肥不足处予以补施,浅水层施肥,施肥后不灌不排,待肥水渗到土中,再转入正常的灌溉

因为早造水稻前期气温低,肥料和土壤的有效养分分解慢,水稻前期在低温的气候中生长,根系吸肥能力弱,从而使前期生长缓慢。若基肥不足,肥料供应不上,会使禾苗前期生长得更加缓慢。前期禾苗因缺肥生长纤弱搭不起禾架,势必会在中耕和中耕后期相继施用促效氮肥。这样,会使禾苗猛长,并因雨水多、湿度大、晒田不彻底、高温多湿而导致穗颈瘟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和各种虫害的大量发生,从而造成减产。因此,要夺取早造水稻增产,就必须在插秧时施足基肥。具体做法是:中等田可亩用沤好的过磷酸钙30公斤,碳酸铵30公斤,农家肥适量配合施撒,要把60%~70%的肥料用作基肥、30%~40%用作追肥和后期肥。插秧前先把基肥施入田中,充分耙匀,使土壤上中下三层都混入各种肥料,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,减少病菌源,水稻根系四周伸展都能吸收到肥分,从而使禾苗前期生长迅速,早生快发,生长健壮。钾肥在中期施用,使之壮骨硬秆,抗倒伏;并在水稻孕穗期及时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,提高受粉、受精、灌浆质量,增加千粒重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ooptakes-1.com/post/12883.html发布于 04-23

阅读
分享